快捷导航

QUICK NAVIGATION

北社村风民俗之饮食

创建时间:2022-05-24

 

民以食为天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战火连天,贫富分化严重,土地分布不均衡,收成好连成片的田块由富户人家经营,贫瘠薄地和沟坡地由穷人家耕种,这些土地亩产很低,一家只有四五斗收成,很难维持家里人一年生活所需,多数村民吃了上顿没下顿,为生计从年头到年末都在奔波,等到无粮食下锅时,只能用野菜和树叶充饥,真正是饥一顿、饱一顿。那时在村里有句俗语“年好过、月好过、日子难过”“跟上碌碡过个年”,这些话语充分说明了旧时北社村民生活过得很艰难。

新中国成立后,经过土地改革,穷人分到田地,做了土地的主人,村镇也由初级社和高级社发展到人民公社,但那时的新中国,还是一穷二白,一切都是百废待兴,村民有着高涨的生活激情,奈何生产资料和生产力比较落后,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公共食堂化时期,那时小麦亩产不太高,也只有百十斤左右,每日人均主粮只有半斤左右,生活极其不稳定,时而断粮,也只能靠野菜充饥,但日子比以前好过了许多。

为了增加口粮,村民在地头动脑筋想办法,勤快了一些,收割小麦后种植其它生长周期短农作物,两年时间种了三季作物或三年四熟,其时北社村粮食作物以夏粮为主,夏粮以小麦为主,早秋以玉米、红薯为主,杂粮以糜谷、豆类轮作倒茬,渐渐地补足家庭生活所需。那时小麦产量低,远远不能保证村民日常所需,每年或多或少都要吃些国家的返销粮。

从古到今北社村民习惯每天吃两顿饭,黎明到地里干活,回到家中做饭,吃饭时间大多在早上十来点左右,一般早饭是米汤和馍,吃完饭后稍作休息又到田间地头,中午饭时间大概在下午两三点,多数家中吃的是面条,由于大部分家庭人口多,为减轻家中主妇劳动量,午饭还是馍,有时加些糜子馍、玉米馍、红薯饸饹,豆渣窝窝和菜疙瘩,以弥补家里主粮不足。有时也有吃玉米面饸饹,因其吃进肚里难以消化,村里人又叫钢丝饸饹。

那时北社村蔬菜较少,有的家庭几乎没有,村民桌上基本上是一碟辣子和一碟盐,辣子就是一道菜,村民在院落空闲的狭窄土地,种些萝卜、南瓜、豆角、豆芽和葱等蔬菜,一般到了秋季,摘些蔬菜改善生活,日常还能好过些,这样日子年复一年,年年如此。

八十年代初北社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,个体家庭获得了土地所有权,村民经营自主权得到保障,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生产积极性,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增产,小麦亩产高达四五百斤,村里陆陆续续出现年生产万斤粮食的农户,除给国家交足公粮外,剩余粮食基本能满足温饱问题,村民生活水平渐渐提高。在北社村,村民种上了油菜和棉花,榨油弹棉花织布做衣服,有的村民种上烟叶,摘烟叶烘烤烟叶卖烟叶,种玉米种花生,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,家里渐渐地有了积蓄。

旧时村里用牲口拉着石头碌碡磨面,一小时磨十几斤粮食,五六十年代,以柴油机为动力代替了牲口,每小时可磨四五十斤粮食,八十年代村里添置磨面机和油坊,村民将小麦挑拣干净磨成面粉,或将油菜、棉籽为原料压榨成油,由于生活条件改善,村民基本吃上白面馒头夹油泼辣子,有的村民在自家小院或在自留地里种植蔬菜,基本能自给自足,生活上基本上形成了主食副食搭配合理,荤素相互调节,村民走在希望的田野上,日子过得有滋有味,憧憬着富裕、兴旺和幸福的未来。

在那个物资极缺年代,每个村镇都有古会,都是将每月阴历末位相同数字那天固定下来,作为集会日子,一月基本有六天过会,集会多在村落中心部位,商贾之人聚集,贩卖所需生活用品,方便附近村民购买。澄城县城逢五和十过会,交道镇逢二和七过会,中社村逢五和十过会,北社村民定期跟会,在这些集会上,买些新鲜蔬菜、鸡、鸭、鱼和猪肉,五花八门,都能买到办全,想吃什么就做什么。

平时村民吃的面粉多是70粉,也就是百斤小麦磨成七十多斤面粉,所剩麸皮用来作为猪饲料。由于关中地区土层深厚,土质疏松,麦子的根须通常扎得很深,生长期长,昼夜有温差,小麦含淀粉量大,磨成面粉有股甜味,制作的面食韧性较大,越揉越有“筋道”,拉扯时不容易断裂。

俗语说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”,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受当地主要粮食作物影响,北社村自古就是小麦的产区,由于生活习惯长期为之,村民中午都爱吃面食,在做法上更讲究技巧,村民变换花样做着各式各样面食,和面发面揉面做成白蒸馍和大锅饸馍,给面粉里垫油和葱花做成葱花饼,也有面粉擀成薄饼,放在烧热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石子干馍,这种对面粉做法具有明显的石器时代“石烹”遗风,做马的干馍多用于谁家添了孩子散发给左邻右舍。

村里妇女还和面将面团擀成薄饼卷些蔬菜做成孜卷,将面和稀放花椒叶搅拌均匀在大锅做成煎饼,做些油沷蒜辣子蘸着吃,将面揉筋道压成饸饹,或捻成麻食炒些菜烩成一锅,最有口感的就是包馅做成水饺,最擅长做的还是面揉筋道,扯面成条,做成臊子面、油泼面、杂酱面、酸汤面,将野菜与揉和做菜面或然然面,将蔬菜与面条相炒做成炒面,将面条与蔬菜上笼同蒸做成卤面,想着法儿将面粉做成可口的食物,家里人碗里的面食成了北社村妇女骄傲的资本。

由于传统的农耕让村民体力消耗大,因而在饮食上都以“求饱”为主要目的,因而村民锅里碗里的面食以量大为特征,将面条扯得又宽又长,好似裤腰带,锅盔烙得不仅厚而且大,如同锅盖一般大,图方便村民泡馍吃饭要用大海碗来盛,这也是村民在饮食方面对农耕生活的适应。只要是有阳光的日子里,没有风没有雨,村民便端着大海碗,三五成群圪蹴在墙角和树下,边吃边聊,嬉笑声、吃饭声、呼呼噜噜响成一片,热闹非凡。

在北社村,村民在面食上还有一绝,那就是家家户户妇女会蒸花馍,花馍主要用之于红白喜事和一些庆典祭祀活动,面质洁白,型制花色多样,与四时八节、民俗节气相结合,体现了村民理想、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求。在北社村花馍类型主要有婚寿送礼花馍、丧葬祭奠花馍和油云、婴儿满月花馍和鸡娃馍、祭灶用的枣山馍、节日陈设花馍、乞巧节蒸的五盘馍、年头春节蒸的馄饨馍、银子馍和麦秸馍等。谁家过事,哪家拿了大花馍,那家花馍做得精致,成为北社村红白喜事所有礼品中议论的焦点。

花馍是北社村农妇用特等面粉做成,用和好的面粉揉筋道先做个包包馍,包包馍大小可以让一个人吃三到四天,随后借助针、梳、刀、剪等工具,靠捏、剪、修、缀成各种图案形象,多数面花以花、鸟、鱼、虫、十二生肖为主,再施上红、绿、黄等鲜艳的食色点缀,虽说是花馍食用的面粉制成,却是件观赏的艺术品,反映了北社村村民的理想、情操和心灵,大红大绿的彩色形成强烈对比,给人一种红红火火、生机勃勃的气象,寄托了村民对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希望和追求。

平日里北社村民以白开水、米汤、豆子水作为饮料解渴,虽有时也买些茶叶,因其贵重,村里泡用的人很少,平时来客或逢年过节时才拿出做招待之用,等到有客人来访,到了饭点,村里做点变样饭招待客人,面式变换花样,包些饺子、荟些菜捻麻食,摊煎饼,蔬菜尽力而上,菜上得多,量又大,到了饭席基本都吃饱了,如今摘掉“跟上碌碡过个年”的穷帽子,村民餐桌菜肴虽说不甚丰富,简朴之中却不失待客之道,尽显热情。

逢年过节,七碟子、八碗碗、鸡、鱼、带把肘子应有尽有,非常丰盛。红白喜事更不用说,请厨师设宴,来客坐席吃两顿饭,前顿以麦子泡或辣子豆腐为主,再摆上四碟菜,一两个呼肉碗子,白蒸馍尽饱吃。后顿为三八席,凉菜为四盘肉菜、四盘素菜,热菜为四盘蔬菜、一道汤和鸡鱼肘三大件,饭席以肉辣子、两个碗子、一个肉炒菜和四个凉菜,吃得比过去丰盛了许多。

村里原来有个小学,是在原来祠堂里开设,以前村民孩子多,生源是一年比一年多,小学进行扩建,陆陆续续修建了窑洞和楼房做为教室用。在清晨或傍晚,朗朗的读书声寄托着村民的希望,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,多儿多女也渐渐被独生子女替代,加之前些年村民将自家娃娃转学到县城读书,村里学生数量逐年减少,学校基本荒废,村里有为青年投资开发,在此基础上开了间农家乐,名字叫做印象古徵,成为县城周边人吃饭玩乐的地方。

     在村落中央有个大涝池,村委将其填平进行开发,修了广场,使村民有了娱乐场所,盖起了门面房,村里人也在广场的门面房开起菜店小卖部,方便村民购物,办起了农家小饭店,做出饭菜可口,价格便宜,逢年过节村里人图省事,有的村民来贵客就在印象古徵或农家小饭店订餐招待。

而今白面馍馍已不稀奇,大鱼大肉式的温饱型餐饮方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,杂粮面和野菜如今成了现在餐桌上的特色饭菜,村民在劳动之余,到本村农家饭馆,或去印象古徵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,虽在经济上不实惠,却又是一种生活情趣,妙不可言中带来的是精神享受。

来源:党委办  木子